若發現依照軟體的建議參數仍無法切斷其材料, 或大面積雕刻時發現功率強弱不均,很有可能是光路偏移導致失焦,建議進行下列的光路調整步驟。
使用工具
beamo 配件盒:②星型螺絲起子、③小扳手、④雙面膠
自行準備:① 2.5mm 六角扳手
進行調整之前,請先注意以下安全事項:
1 進行雷射脈衝時,請勿將門蓋開啟,否則雷射開關會因安全防護機制不出光
2 若啟動雷射脈衝時發出異常「劈啪」聲響,請立即斷電並停止使用,聯絡客服排除狀況
3 請先使用星型起子拆除後蓋,可參考「雷射管更換」 步驟 1 。
beamo 共有三組反射鏡、一組聚焦鏡。
第一反射鏡,位於面向機身後方雷射管左側
第二反射鏡,位於面向機身左側的光軸上
第三反射鏡,位於 X 軸滑軌上
聚焦鏡,位於第三反射鏡下方,雷射頭內部
第一反射鏡
目標:讓左上點及左下點的光點疊合在同一位置。
測試方法:
1 點選「動作」按鈕,使雷射頭歸零,再點選「鬆馬達」。
2 取一段雙面膠,貼在第二反射鏡前方的金屬圓框上。
3 將雷射頭移到左上點。蓋上門蓋,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4 打開門蓋,確認雷射光打點的位置。左上打出來的焦 痕為基準點,其他位置的打點須往基準點方向調整。
5 將雷射頭手動移至左下。
6 關上門蓋,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7 打開門蓋,確認兩點是否重疊在同一位置。若沒有完 全疊合,則需調整反射鏡後方的螺絲。
▲ 左上打出來的焦痕為基準點,其他位置的打點須往基 準點方向調整
如果在左下已經找不到光點,代表光路偏移過 多,請改移至左中校正,確認左上、左中兩點可 以疊合後再改回左上、左下校正。
8 第一反射鏡上方螺絲所代表的控制方向如下圖所示, 調整前先鬆開螺帽,按照光點位置旋轉螺絲頭調整, 反覆測試直到光點重合,再將螺帽稍加鎖緊固定。
反射鏡螺絲調整指引:
在基準打出來的焦痕不會因為調整螺絲而有明顯的位移,因此調整螺絲的目的都是調整校正點的光點位置,如調整第一反射鏡則須以左上點為基準點,左下點則是透過螺絲旋轉去移動光點,進而與左上點疊合。
調整前先鬆開螺帽,按照光點位置旋轉螺絲頭調整, 反覆測試直到光點重合,再將螺帽稍加鎖緊固定。
反射鏡螺絲調整指引:
在基準打出來的焦痕不會因為調整螺絲而有明顯的位移,因此調整螺絲的目的都是調整校正點的光點位置,如調整第一反射鏡則須以左上點為基準點,左下點則是透過螺絲旋轉去移動光點,進而與左上點疊合。
第二反射鏡
目標:讓左中、右中光點疊合在同一位置。
測試方法:
1 取一段雙面膠,貼在第三反射鏡前方的金屬圓框上。
2 將雷射頭移到左中,蓋上門蓋後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3 打開門蓋,確認雷射光打點位置。左中打出來的焦痕為基準點,其他位置的打點須往基準點方向調整。
4 將雷射頭移到右中,蓋上門蓋後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5 打開門蓋,確認兩點是否疊合在同一位置。若沒有完全疊合,則需調整反射鏡後方的螺絲。
如果在右中已經找不到光點,代表光路偏移過 多,請改移至中心校正,確認左中、中心兩點可 以疊合後再改回左中、右中兩點校正。
6 第二反射鏡上方螺絲所代表的控制方向如下圖所示 調整前先鬆開螺帽,按照光點位置旋轉螺絲頭調整, 反覆測試直到光點重合,再將螺帽稍加鎖緊固定。
7 重新貼上雙面膠帶,再次進行上述流程,直到兩光點盡可能疊合。
雷射頭座位置微調
目標:使中心打點位於金屬圓框中垂線,且位於位於中心點上方範圍
測試方法:
1 將雷射頭移到中心,蓋上門蓋後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2 檢查光點是否打在中垂線上。若已在中垂線,請直接跳到步驟6。
3 使用六角扳手,放鬆4個內六角固定螺絲。
4 將雷射頭前移或後移,再重新鎖緊4個螺絲。
5 點擊「雷射脈衝」,檢查光點是否已在中垂線上,若無,則重複步驟3 4再次調整。
6 檢查光點是否有在中心點以上,若有則不需調整,直接跳到「第三反射鏡步驟」。
7 若高度不足,請調整雷射管兩端固定環螺絲的鬆緊度,靠近出光口端稍微放鬆,後端則稍微鎖緊,雷射管會因此向上翹起。
8 檢查調整後光點高度是否達標。若調整量較大,可能需要重新進行第一、第二反射鏡調整。
第三反射鏡
目標:使聚焦鏡光點打在出光口正中央。
測試方法:
1 調整雷射頭至大約一半的高度後固定。
2 取一段雙面膠,貼在雷射頭的出光口,輕按使雙面膠黏貼面有一圈出光口壓痕。
3 將雷射頭移至中心,蓋上門蓋,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4 打開門蓋,確認光點焦痕是否位於出光口圓心。如果沒有則需調整第三反射鏡後方的螺帽。
5 第三反射鏡上方螺絲所代表的控制方向如下所示。
完成以上調整後,即可確保雷射光能一致輸出到工作範圍的所有位置,達到正常工作需求。使用前請再次進行「相機校正」。若追求雷射光出光的垂直度,則可進一步做以下進階調整。
進階調整 - 光路垂直度(選擇性調整)
目標:聚焦鏡固定環與出光口皆能將光點打在圓心處。
測試方法:
1 將雷射頭移至中心,取一段雙面膠,貼在第三反射鏡 前方的金屬圓框上。
2 蓋上門蓋,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
3 打開門蓋,此時量測光點中心與圓框中心的距離 = x(mm)。
4 鬆開第三反射鏡背後三個螺帽。旋轉三個螺絲,使鏡片與鏡座保持平行,並有 x(mm)的間距。
5 取出蜂巢板。
6 調整雷射頭至大約一半的高度後固定。取雙面膠貼在出光口上。
7 參考「第三反射鏡」調整步驟,再次將光點調整到出光口圓心位置。
8 旋開聚焦鏡固定環,將聚焦鏡出光頭取下。取一段雙面膠,貼在下圖的位置,輕按使雙面膠黏貼面有一圈固定環壓痕。
9 蓋上門蓋,點擊「雷射脈衝」。然後打開門蓋,此時觀察光點位置應有三種可能:
a 光點位在圓心,代表光路已經垂直,調整完成。
b 光點偏右,代表光路路徑為右上到左下傾斜。此時請同時放鬆三個螺絲半圈,減少反射鏡平行空隙,再重複步驟 6-9 做調整。
c 光點偏左,代表光路路徑為左上到右下傾斜。此時請同時鎖緊三個螺絲半圈,增加反射鏡平行空隙,再重複步驟 6-9 做調整。
調整完成後,請先執行「相機校正」,再使用相機預覽。
評論
0 條評論
請登入寫評論。